2025年04月24日 10:57
今日行程
8:30~12:00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调研
13:30~16:30
学术讲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
16:30~17:30
研会、团学交流与学术交流
19:00~21:00
金鸡湖滨水景观带调研
天赐庄校探古韵
8:30,访学团队踏入了天赐庄校区的怀抱。校区内古木参天,建筑古朴典雅,师生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书香四溢的年代。
9:00,访学团队依次参观了方塔、尊师轩,感受着苏大的历史沉淀与人文情怀。随后,图书馆、红楼、东吴大学旧址的探访,更是让师生共同领略了苏大的学术底蕴与文化传承。
9:50,连排的樟木铺下碎影引导师生一路向前,我们来到天赐庄校区中轴线上的核心区域。草坪犹如铺开的绘卷,钟楼、精正楼的巍峨身姿映衬其上,苏州大学风雨兼程与辉煌的故事也仿佛随着他们的存在徐徐展开。
10:30,访学团队走进了苏州大学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诉说着苏大的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对这座学府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敬畏。
讲座启智论发展
午后,我们迎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13:3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讲座拉开了帷幕。
讲座中,阳建强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性,强调了两者必须协同进行,内部运行机制有待深入探讨。同时,他提出历史城区的价值认定不能仅从建筑物的历史级别出发,更要结合城区内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通过卢浮宫、北京首钢等优秀案例的分析,我们对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更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最后,教授结合苏州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古城保护更新应多维度发展的观点,让我们受益匪浅。
15:00,第二场讲座“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接踵而至。
乔迁教授通过印度帕特尔雕像、美国自由女神像、法国凯旋门等经典案例,生动诠释了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历史传承中的独特地位。教授在公共艺术的标志性中还提及了广州的五羊雕塑,与广州大学的同学们产生深切共鸣。
教授强调:随着国内城市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优化,公共艺术将成为解决城建遗留问题、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
学子交流情谊长
16:30,访学团队有幸与苏大的四位团学干部进行了沟通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着各自的学术见解与团学经验,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联系。
金鸡湖畔赏风光
傍晚时分,访学团队来到了金鸡湖滨水景观带调研。湖边微风拂面,师生漫步在景观带上,感受着苏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天色渐暗,岸边华灯初上,城市的脉搏在我们的见证下又跳动了一次。
调研感受
蒋春梅:
漫步苏大天赐庄校区,仿佛走进了一幅历史与青春交织的画卷。红砖墙上的藤蔓蜿蜒过哥特式窗棂,钟楼的指针仍在丈量百年前的时光。最惊艳东吴门前的银杏大道,斑驳光影里浮动着樟树独特的芳香。
刘凌波:
下午我们聆听了两场专家讲座,通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教授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讲座内容中,我深入学习到了如何保护并利用现如今的历史城区与建筑遗产,并构建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整体关联。他以苏州古城保护更新为例,向我们更加详细的讲解如何保护历史整体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讲座内容引发了对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层思考。
北方工业大学乔迁教授带来的《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讲座,教授首先阐释了当代城市发展理念的演进轨迹,让我们系统了解到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与完善以及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中的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使命。同时教授也介绍了多个国内外公共艺术构筑物的巧妙设计,对理解当代城市空间生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梁浩:
作为广大建院团学的一份子,我很荣幸能与苏大建筑学院的四位团学干部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分享了我们团学的组织架构以及最近的成果、交流了我们的心得体会,苏大的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成果感到非常惊喜,我们交流了各自团学中面临的问题,谈了谈各自的不同,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在交流会最后,我们一起分享生活趣事,向他们咨询“美食攻略”,让会议在纯粹的友情间结束。
张艺珈:
在本场讲座中,阳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历史城区保护和更新,指出在当今的城市更新当中存在许多“大拆大建”式的改造,这些传统单一且粗暴的方式对历史城市造成了严重破坏。我们应当认识到历史城市的多维价值,结合现代新兴技术为历史建筑注入新活力。
洪浩斌:
北方工业大学乔迁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并指出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既美化环境,也为城市带来经济与社会价值。最后,老师通过生动例子,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与意义。
——END——
图片来源 | 苏大访学团
文字来源 | 苏大访学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微信编辑 | 戈锦源
责任编辑 | 戈锦源
初审 | 刘凌波
复审 | 熊一唱 苏展勇
终审 | 周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