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14:22
访学DAY4
今日行程:
9:00-11:00 中华巴洛克街区调研
11:30-12:30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调研
15:00-17:30 聆听哈尔滨工业大学孟琪教授学术讲座
中华巴洛克街区调研
10月31日早上9:00,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二校园访学团的成员来到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进行调研。与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及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样,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同样是黑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而中华巴洛克街区正正位于其核心保护范围内。
中华巴洛克街区占地面积为12.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9.49万平方米,是由景阳街、靖宇街、南四道街、南勋街围合而成的一片区域,是目前保留较完整的巴洛克式建筑群。街区内建筑风格多样且富有历史感,不仅融合了中式及巴洛克式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见证着哈尔滨的历史变迁。
(中华巴洛克街区)
访学团成员对街区的规划布局及建筑风格进行了调研,并研究了街区的交通流线和组织方式及其对居民生活和游客体验的影响。通过此次调研,访学团成员更深刻地理解了城市规划与保护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为之后的专业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访学团成员调研中华巴洛克街区)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调研
上午11:00,带着对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思考,访学团成员来到了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原址,继续调研之旅。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原址位于道外区南直路326号,于2004年建成,因其宏伟的规模、精致的外立面及华丽的欧式装修风格,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原址)
这座始建于1977年的制药厂承载着哈尔滨无数辉煌记忆,如今已摇身一变变成了哈药六版画博物馆,珍藏着众多优秀的版画作品的同时,也成为了哈尔滨的新文化地标。在这里,访学团成员感受到工业遗址转变为文化地标的过程,探索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对于如何将传统工业建筑转化为现代文化与艺术的新空间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访学团调研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原址)
聆听孟琪教授学术讲座
下午15:00,访学团返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聆听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邀请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孟琪教授,为访学团成员分享关于《建筑声学的前世今生》的专业知识与科研成果。
(孟琪教授)
孟教授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建筑声学的历史发展、科学原理及其在提升人居舒适度中的关键作用,向访学团科普了“声景观”的概念。同时他也强调了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以及环境中通过声学设计增加舒适性的可能性,并启发同学们对建筑声学在未来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思考,鼓励大家拓宽思路,探索如何通过声景设计改善生活环境。
(学术讲座现场)
分享结束后,访学团成员积极与孟教授讨论了声景的发展、未来建筑声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创新和挑战以及日常学术科研等相关话题。通过孟教授的学术分享,访学团成员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所增加,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建筑声学领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经过今日的户外调研与学术讲座聆听,访学团成员对于建筑、规划及景观又有了更多的认知与思考。在接下来的访学行程中,访学团将继续将外业调研与室内学习相结合,希望能从更多的角度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收获更多专业知识。
(访学团与孟琪教授合影留念)
今日感想
城规211 陈想
上午漫步于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我们被其独特的历史韵味所吸引。建筑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年代。
下午,孟琪教授的讲座向我打开了声音景观的新视角。声音不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开始重新审视从前听到的声音,思考它们如何塑造空间的氛围和文化。
同时,孟琪教授也提到了声景设计竞赛的未来期望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这样的竞赛探索声音景观设计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对我们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收获颇丰。
园林211 冷元煜
作为一名建筑学院的学生,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哈工大访学活动。上午,我们前往中华巴洛克街区进行调研。这片区域以中西合璧,兼具东西方审美文化的建筑风格而著称,展现出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漫步在街道上,我被那些建筑细节所吸引,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对巴洛克建筑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还调研了哈药六厂,其建筑风格主要包括欧式风格、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其外观庄重典雅,雄伟壮观,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充满了欧洲艺术气息。下午,我们聆听了哈工大孟琪教授关于声环境的分享。教授详细介绍了声环境的应用和重要性,并通过多个案例分析了如何通过设计来优化声环境。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认识到建筑不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听觉的艺术。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综合考虑视觉和听觉效果,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