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10:08
一、基本情况
李珊,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系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研究。目前已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Ecological Indicator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城市规划》、《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国际城市规划》、《热带地理》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目前,正主持 1 项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2 项广东省科研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主持并参与区域规划与产业园区规划。
二、学术背景及工作经历
学术背景:
2016.09-2021.06, 中山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
2011.09-2013.06, 中山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
2007.09-2011.06,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2021年至今,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4.06-2016.08,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3.07-2014.06,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三、研究方向
产业演化与升级;城市大数据应用;低碳与健康城市
四、教学课程
《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未来城市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方法论》、《城市大数据应用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
五、科研课题
1、主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出口产品升级的时空格局及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2024.01-2026.12,主持,在研;
(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珠三角地区出口演化动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2023.07-2025.12,主持,在研;
(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珠三角产业演化路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差异性,2022.10- 2025.09, 主持,在研;
2、主持横向课题
(1)《城西区产业链图谱》与《海东市产业发展暨产业链图谱规划》,2023.08-至今,主持,在研。
3、主要参与科研课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智能化对我国就业变化与空间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2020.01- 2023.12,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外华人华侨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东南亚为例,2019.01-2022.12,参与,已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界地区居民通勤行为的时空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2019.01-2021.12,参与,已结题。
六、主要论文(标星为通讯作者)
(1)李珊,李宇晖,许吉黎*. 珠三角城市群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 2025 (录用). (CSSCI/CSCD)
(2)袁媛,沈睿熙,李珊*,吴庆瑜,陈曦.基于街景图片的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与评估—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城市规划. 2025 (录用). (CSSCI/CSCD)
(3)Shan Li(李珊), Zhuolei Sun , Rongbing Wen,Hao Yang, Jianjun Li, Tingting Chen,Yingsheng Zheng*, Ning Zhu*.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n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5,118, 106042. (SCI一区)
(4)Jintang Chen, Bingrong Liu, Shan Li *(李珊), Benyan Jiang, Xuefei Wang, Wenxin Lu, Yuan Hu, Tianrong Wen, Yongheng Feng. Actual supply-demand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in a populous and highly developed city: Evidence based on mobile signal data in Guangzhou.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169, 112839. (SCI一区)
(5)Shan Li(李珊), Xun Li*, Wei Lang*, Muzhe Pan, Tingting Chen, Ying Li, Hao Yang. What are the drivers of 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 in Chinese cities: Coming from path-dependence or path-creation forc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4, 141143. (SCI一区)
(6)袁媛,陈曦,李珊,刘慧雯,吴庆瑜,.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贫困地理研究进展. [J]. 地理研究,2024.04. (CSSCI/CSCD)
(7)李珊, 张林,李建军*, 陈婷婷,陈锦棠. 关于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国内外研究对比及启示[J]. 热带地理, 2024.04. (CSCD)
(8)袁媛,吴庆瑜,李珊,陈曦,梁旭初.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2024, 39(4): 60-66. (CSCD)
(9)李珊,温榕冰,李建军,杨豪,陈婷婷,朱宁*.中国五大城市群用地景观格局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J]. 经济地理, 2023,43(12):91-102. (CSSCI/CSCD)
(10)李建军,王祥川,李珊*,田静,龚丽,马晶,郑颖生.中国城市健康指数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 22(6): 9-23.
(11)李建军,田静,李珊*.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交通的研究进展与启示[J].城市建筑, 2023, 23, 125-129_217.
(12)江本砚,张玉莉,李珊*,李建军,郑子豪,王洪光.珠三角自然保护地夜间光环境的时空动态及敏感距离[J].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6): 1601-1609. (CSCD)
(13)Benyan Jiang, Shan Li*(李珊), Jianjun Li, Yuli Zhang, Zihao Zhe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Sensitive D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Light Pollution in Protected Areas Based on Muti-Source Data: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19(19): 12662. (SCI一区)
(14)Shan Li(李珊), Xun Li*, Wei Lang, Haohui Chen and Xiaoguang Huang. The Spatial and Mechanism Difference in the Export Evolution of Product Space in Global Countries[J]. Sustainability, 2021, 13(4), 2255. (SCI/SSCI二区)
(15)李珊,宋雨儒,秦小珍,许伟攀,李郇*. 金融危机背景下珠三角产业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基于行业空间网络的视角[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40(4): 635-646. (CSSCI/CSCD)
(16)Mo Wang , Yu Zhang , Dongqing Zhang* , Yingsheng Zheng , Shan Li*(李珊), Soon Keat Tan. Life-cycle cost analysis and resilience consideration for coupled grey infrastructure and low-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1,75: 103358. (SCI一区)
(17)李珊, 冯攀, 宋雨儒,秦小珍,李郇*. 2000—2011 年产品空间网络视角下中国出口演化及其机制[J]. 热带地理, 2020, 40(1): 40-50. (CSCD)
(18)Shan Li(李珊), Xun Li*, Haohui Chen, Wei Lang. China’s export evolution in the dynamic global product space from 2000 to 2011[J]. Current Science, 2019, 117(3): 470-479. (SCI三区)
(19)吴超, 王其东, 李珊*.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 (04): 107-112. (CSSCI/CSCD)
(20)李珊,卞芸芸,廖顺意. 城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储备潜力评价体系探讨——以广清城际狮岭站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增刊02). (CSSCI/CSCD)
(21)米兰·德鲁西, 尼古拉斯·斯沃兹著, 许松辉, 李珊, 袁媛译. 2012. 理论知识与政策的衔接: 美国社区指标的前景[J]. 国际城市规划, 2012 (2): 28-34. (CSCD)
(22)袁媛, 李珊.大城市低收入邻里社会贫困的测度差异与成因[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53-1361. (CSSCI/CSCD)
七、相关奖励
1、指导学生获奖
(1)指导研究生:获得202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文—城乡规划分论坛获得“优秀论文奖”、2024年“广州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广州研究项目) ”、“广州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基础创新项目)“。
(2)指导本科生:获得”广州大学2024年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佳作奖。
2、其他获奖
(1)学术论文获年度“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获奖论文为《地理学报》期刊发表的《大城市低收入邻里社会贫困的测度差异与成因》,作者为袁媛、李珊)。
(2)2017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 (参与)。
八、其他成果
①李珊, 孙卓蕾, 应雨枫, 杨泽銮, 冯宇扬,《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划分及用地影响因素分析平台》, 2024.
②李珊, 李思誉、冯宇扬、王祥川、曾嘉荣.《行业劳动力技能信息爬取及技能关联度分析程序软件》, 2024.
③李郇,李珊,许伟攀,秦小珍,秦雅雯,李颖,姜俊浩.《中国行业森林查询系统V1.0》, 2019.
④李郇,李珊,许伟攀,秦小珍,秦雅雯,潘沐哲《基于R语言的复杂网络分析标准化软件V1.0》, 2019.
⑤李郇,秦小珍,许伟攀,李珊,秦雅雯,李颖,姜俊浩.《中国城市职业网络查询系统V1.0》, 2019.
⑥李郇,秦雅雯,许伟攀,秦小珍,李珊,李颖,姜俊浩.《中国创新图谱查询系统V1.0》, 2019.
⑦李郇,许伟攀,秦小珍,秦雅雯,李珊,李颖,姜俊浩.《中国职业技能查询系统V1.0》, 2019.
⑧梁育填,李郇,刘凯,李珊,曾经元,周政可.《城市生态空间周边土地综合价值评估系统V1.0》, 2019.
九、联系邮箱
招收城乡规划领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欢迎报考!
(更新至2025年3月)
下一篇:戚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