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颖生副教授与研究生李文婕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SCI,影响因子7.4)发表题为《Impacts of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urban morphology o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s in high-density cities: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是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徐勇副教授、杨锦鑫副教授的共同研究成果,该研究针对香港高密度城市建设形态,基于遥感地表温度数据(LST)和移动采集的气温数据(AT),综合分析了香港城市建设形态对城市高温风险的影响。
量化香港高密度差异化建设形态下二维、三维城市建设形态对日间、夜间热环境的影响机制发现,日间、夜间热环境的主导因子存在差异,日间热环境主要受二维形态指标影响而夜间热环境受三维、二维形态指标共同影响。此外,研究比较三维、二维形态指标对热环境影响的尺度效应发现,三维形态对热环境主要在200米范围内,而二维形态对热环境的影响范围可达500米以上。因此,应对高温问题的城市建设形态优化需考虑二维、三维建设形态的不同尺度效应,分类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可为应对高温事件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该成果的第一、第二作者为地理与遥感学院教师徐勇、杨锦鑫,通讯作者为我院教师郑颖生,第四作者为学院研究生李文婕。本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42071394 、42271477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010171)、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GD22CGL38)与广州大学“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科研项目 (PT252022006) 资助。
文章DOI:10.1016/j.buildenv.2024.111249
供稿:郑颖生;
一审:郑颖生;
二审:钟浩瀚;
三审:夏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