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总决赛中广州大学获奖作品集

作者:时间:2017年12月13日 19:38点击数:

 

2017年“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总决赛

广州大学获奖作品集

 

1996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性的建筑模型竞赛——“走向新世纪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以引导青少年了解建筑知识,亲自参与建筑设计,培养建筑科学意识为宗旨,极大地丰富了建筑模型的内涵,从此揭开了建筑模型新的乐章。自2007年开始,原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被纳入由国家五部委联合主办的“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建筑模型竞赛。随后,“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活动被计划单列出并在在全国范围普及推广,受到万千青少年的喜爱。

2017年“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活动自2017年初开始策划和准备,最终选拔出37支代表队超过17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分别参与个人、团体、创新、高校建筑模型创新四个大项的竞赛。

本届比赛首次引入高校组竞赛,大学生运动员第一次加入到大赛中,吸引了广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参与。参赛的大学生作品除了展示精美的建筑模型,还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和短视频,在竞赛期间做了充分的展示,竞赛过程通过参赛队员在现场主题演讲,并结合模型展示和视频演示,充分表现了建筑专业大学生对于建筑模型从设计到制作的创新性。广州大学代表队在现场参赛的队员,还进行了两天的模型现场搭建,吸引了大批参赛师生的关注。

 

 

参赛作品介绍:

第一组:生态节能办公楼

参赛队员:林才方(组长),张子聪,白凌晗

指导老师:李丽

参赛作品主题为“生态之城”:关注降温、通风、隔音的绿色低能耗建筑。希望对现有办公建筑进行被动式技术改进,而我们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孟加拉的一款塑料瓶生态空调装置。考虑到岭南地区建筑需要综合考虑遮阳、通风、隔热、采光等需求,参赛队员经过多次小组讨论,决定创造一个构造,将各种功能融合成一个系统。同学们将以往的水平遮阳百叶倾斜两个角度,组合形成了具有大进风口小出风口的通风口,并将其置于吊顶层让新风加速降温后送到室内,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此外,百叶的间距,挑出长度满足当地的遮阳需求。此外还在外立面龙骨间层种植植物,尤其是西面,起到隔热的作用。上述措施(遮阳、通风、隔热)均融合在一套系统当中,使得该栋办公楼更加生态、舒适。

考虑到需要现场搭建以及高校间交流,希望尽可能还原整个建筑的工程搭建过程,参赛队员将梁、柱、楼板、吊顶、龙骨、玻璃、百叶均一一做出来,并在现场搭建,可惜时间有限人数不足,只能完成一个立面的百叶。但整个搭建过程还是吸引了不少关注,期间还得到了众多建筑模型专家的指点。

 

第二组:海洋绿洲

参赛队员:汤竣岚(组长),魏璇,郑远东

指导老师:姜省

参赛队员根据题目给定的未来住宅,针对未来可能的住宅模式进行设想。考虑到现如今环境的日益破坏和住宅用地的日渐紧张,参赛队员认为未来的住宅将很可能往垂直方向、海洋、地下方向发展。此次参赛作品选择了海洋作为设计方向,以退还部分陆地给大自然,改善生态。同时,设计也对现今人类社区关系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阶层间的分化、不信任与隔离导致了社区的淡漠关系。因此参赛作品希望能返璞归真以小社区团体,回归聚落关系,围绕大而开放的公共空间来组织住宅关系。并加强垂直联系,活化空间。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对方案进行建模和制成CAD以供激光切割打印。并获得所有搭建所需的模型零件,打包随同运送到成都。在比赛开始后,随即对所有零件进行归整,并且逐个组装。由于是圆曲面的模型,由于搭建模型经验的不足,搭建的技术难度较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骨架的建立上。途中经历了许多的曲折,有因为前期建模制CAD阶段的错误导致搭建阶段的繁杂的修正工作,也有对搭建曲面结构的不断探索。在强工作强度下完成了全部骨架和内部建筑的搭建工作。之后立即进行建筑环境营造与模型包装、沙盒的装饰绘画等。

参赛感想:

林才方:本次比赛的现场搭建过程吸引了众多注意,其中两位模型专家更是指出了我们模型制作的不足,现场帮我们修改模型并给出更好的建模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高校参与这个比赛,加强交流。

汤竣岚:这次比赛,首先感谢我们的带队老师姜省老师!没有老师的细心负责的指导不可能有这次的比赛成果,同时感谢庞玥、李丽老师的随行照顾和关心。以及队友的努力付出和同行“战友”的相互帮助。经过这一次的模型比赛,是实打实地锻炼了曲面模型的搭建技术,以及对团队协同的反思与提高。也与其他高校的同学共同交流各自想法,相互之间认识了解。无疑是一次大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