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学专业》新增或修订教学大纲汇总

作者:时间:2017年05月15日 16:26点击数:

20175月《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学专业》新增或修订教学大纲汇总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乡土聚落研究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

0009200064

英文

The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蔡凌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结合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相关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学习乡土聚落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方法与理论,并围绕当代社会变迁与传统聚落变迁的现象,学习聚落变迁特征与聚落变迁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我国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制度与法规以及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通过课堂学习与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学生需了解中国传统聚落的区域分布和基本特征;了解多学科研究聚落的方法与视野;并关注传统聚落的当代变迁与转型。本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力求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有利于研究生系统掌握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专门知识,并着重在理论基础研究和田野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能力的培养。

其基本要求为:1. 突破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掌握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与聚落、乡土建筑进行交叉研究的方法,拓展乡土聚落研究理论视野;2. 了解不同类型聚落的形态、空间构成特征与建筑特色,并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影响其形成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背景;3. 及时掌握乡土聚落当代发展动态,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为将实证研究上升到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层次打下基础;4. 了解并掌握乡土聚落保护的国家保护制度体系,其构成、特点及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实施要求。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多学科乡土聚落研究方法(6学时)

1.乡土聚落研究的社会学方法(3学时)

2.乡土聚落研究的人文地理学方法(3学时)

第二章   乡土聚落当代变迁研究方法(8学时)

1.社会变迁与乡土聚落变迁(2学时)

2.聚落变迁特征与聚落变迁因素分析(2学时)

3.实地调查与现场研究(4学时)

第三章   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0学时)

1.传统聚落保护的资源调查(2学时)

2.传统聚落保护及其相关环境的工程技术措施(2学时)

3.传统聚落活化设计的策略与方式(2学时)

4.实地调查与现场研究(4学时)

第四章   我国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制度与法规(4学时)

1.国家制度体系(2学时)

2.保护与发展的实施要求(2学时)

课程总结:案例分析与课堂汇报(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李晓峰. 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藤井明(日)著,宁晶译. 聚落探访[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李立. 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预修课程:中国建筑史

教师团队成员:蔡凌  常清华

编制者签名:蔡凌                            

                                                                2017 5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中西建筑文化迁变

课程编号

0009200061

英文

Architectural Culture Transfer Occident-China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48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魏筱丽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中西建筑文化迁变面向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现代建筑学学科深层基础的理解,它的渊源以及它从西方引进中国的过程与变化。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理解建筑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这些相同的概念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环境中所产生“折射”效应,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中获得独立思考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立足于现实而创新。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历史与理论对设计思想的影响、建筑学的历史积累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获得深入理解。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较为重要的建筑理论概念,理解在西方和中国语境中各自的和交互中的历史逻辑关系。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西方建筑史学史(4课时)

2.        西方对中国建筑的研究(4课时)

3.        中国建筑史学史(4课时)

4.        对建筑与城市的认知(8课时)

5.        建筑学概念与建筑设计(8课时)

6.        西方思想与中国的城市规划(8课时)

7.        中国实验建筑(8课时)

8.        西方思想与中国的遗产保护(4课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黄兴涛 著,《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何怀宏 著,《观念读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3.  巴尔特 著,《符号学历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凯文·林奇 著,《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

5.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著,《西方建筑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布鲁诺·赛维 著,《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  梁思成 著,《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  福柯 著,《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16

9.  阿尔多·罗西 著,《城市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 弗兰姆普顿 著,《建构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 徐苏斌 著,《近代中国建筑学的诞生》,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2. 赖德霖 著,徐苏斌,伍江 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3. 张永和 著,非常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 王澍 著,设计的开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 罗伯特·文丘里 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6. 朱剑飞 主编,《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  历史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 Jokilehto, Jukka,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9

18.   Jeffrey W. Cody,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Beaux-Art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魏筱丽

编制者签名:魏筱丽                                   2017 年5   1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数字化建筑设计专题(集中周8天)

课程编号

0009200045

英文

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罗志华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数字化建筑设计专题(集中周8天)》是一门学科专业任选课。它是以数字化建筑设计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应用专题课程,对培养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数字技术操作能力和建筑设计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系统了解综合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别是使用BIM技术,解决建筑工程设计的具体问题,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相应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够描述数字化建筑设计的常用技术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能够综合应用数字技术工具,特别是BIM技术解决专业实践具体问题,并具备问题提出和创新解决的能力和思路。

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数字化建筑设计的常用技术;理解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特点;熟悉运用典型的数字化建筑设计软件(如Revit)解决具体建筑设计技术问题,能运用BIM技术辅助建筑项目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为逐步建立一种合理的数字化建筑设计工作模式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数字化建筑设计实践总论(4学时)

2.BIM技术操作事务(8学时)

3.问题定义和模型搭建(12学时)

4.图纸导出,技术方案和问题解决过程论述(4学时)

5.成果汇总(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广州大学建筑环境与数字化模拟实验室相关教程讲义

2.廖小烽,王君峰.  Revit2013/2014建筑设计火星课堂.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夏彬. Revit 全过程建筑设计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BIM Handbook: 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2nd  Edition,9780470541371 by Chuck Eastman , Paul Teicholz , Rafael Sacks , Kathleen  Liston,Copyright  @ 2011 by John Wiley & Son, Inc,Indianapolis,Indiana.

预修课程:《数字化建筑设计》

教师团队成员:罗志华 任栋

编制者签名:罗志华                                                        2017  5 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建筑声环境学

课程编号

0009200063

英文

Architectural Acoustical Environment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古林强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关于建筑中的声学环境问题的知识,其一是关于房间内听音效果问题,其二是关于降低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噪声问题。通过对建筑声环境综合知识的讲解及计算机仿真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涉及建筑声环境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术,同时对建筑声环境仿真设计也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声环境的仿真设计使学生在规划层面和设计层面考虑到声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做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提高分析解决建筑声学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是:

(1)   较深地理解建筑艺术中的音质设计问题;

(2)   可以利用建筑物本身,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技术方法降低噪声;

(3)   掌握声环境仿真的基本建模方法,知道建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4)   掌握声环境仿真的基本计算方法,知道不同计算方法带来的误差范围;

(5)        通过仿真的结果调整建筑设计,达到既定设计目标。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32学时)

绪论:建筑声环境的内涵及当前发展水平(共2学时

第一章: 声波的物理描述与听觉的基本原理(2学时)

(1)声波的物理描述(1学时);(2)  听觉的基本原理(1学时)        

第二章:声环境的测量与评价(共6学时)

(1)声音与振动的测量(2学时);(2)  噪声与振动的评价(4学时)

第三章:室内声环境(共10学时)

(1)室内声场的物理描述(2学时);(2)  基本声学参量的介绍与优选范围(2学时)

(3) 基本声学参量的计算(6学时)

第四章:室外声环境(共10学时)

(1)室外声传播与噪声分布(2学时);(2) 环境中的噪声控制(4学时);(3) 环境中的振动控制(4学时)

第五章:声环境仿真实例分析与考查(共2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高玉龙主编,《厅堂建筑音质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Claus Lynge Christensen,ODEON Room Acoustics Software User Manual, Denmark Technology University2011

3. LMS International,RAYNOISE Revision3.1 User Manual,2011

预修课程:建筑物理,剧场设计

教师团队成员:古林强、汤国华、李丽

编制者签名:古林强                                                          2017 5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年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建筑评论

课程编号

0009200062

英文

Critique of Architecture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16

学分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魏筱丽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建筑评论是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意图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探索能力与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建筑评论方法、理论的讲解及评论实例的分析,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评论的范畴与目的、建筑评论相关的理论知识,建立批评意识,不仅去理解建筑现象,而且去理解与建筑相关的语境问题与人类生活空间的问题,初步掌握建筑评论的方式与手段,有能力充分表达评论行为的意图。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讲解、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建筑实例和建筑评论典型文章,并使用图像、图形、动画、实地考察,等手段辅助教学。

1.        建筑评论概论(2学时)

2.        语境研究(4学时)

3.        现象学与建筑(2学时)

4.        社会学与建筑(2学时)

5.        城市与建筑(2学时)

6.        语言结构与修辞(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郑时龄 著,《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著,《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        曼弗雷多·塔夫里 著,《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        朱剑飞 主编,《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 历史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赖德霖 著,《走进建筑 走进建筑史 赖德霖自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        汉宝德 著,《为建筑看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7.        罗兰·巴特 著,《批评与真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8.        罗兰·巴特 著,《神话修辞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        吉迪恩 著,《空间·时间·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10.   舒尔茨 著,《场所精神》,田园城市文化事业公司,1995

11.   拉斯穆森 著,《建筑体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   罗伯特·文丘里 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3.   查尔斯·詹克斯 著,《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4.   吕国昭 著,《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发展与趋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   亨利·列斐伏尔 著,《空间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6.   陈恒 主编,《都市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预修课程:建筑导论、建筑设计初步、建筑美术、形态构成、中外建筑史,等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魏筱丽

编制者签名:魏筱丽                                          2017  5 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高层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

0009200093

英文

Theory and method of high rise building  design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24

学分

1.5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李雪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课程以全新的体系和结构阐述高层建筑设计系统,围绕环境、经济、规划、交通、结构、防灾、节能、设备以及智能化等关键要素,重点探讨高层建筑有关技术问题。本课程兼顾理论与方法,在深度和广度上力求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探索高层建筑生态、安全、美学和技术,使学生了解高层建筑的基本构成,理解高层建筑设计的原理,重点进行规划、电梯、设备和防火的研究。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的基本趋势。

2.了解高层建筑基本技术。

3. 具备高层建筑概念设计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高层建筑概念(2学时)

第二章  高层建筑环境与规划2学时)

第三章  高层建筑垂直交通4学时)

第四章         高层建筑造型2学时)

第五章         高层建筑防火4学时)

第六章         高层建筑设备2学时)

第七章         案例分析4学时)

研究问题中期汇报和论文终期汇报各2学时,共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 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7

2 三栖邦博等编著 《超高层办公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3

3 谷口钒邦  森保洋之等编著 《高层.超高层集合住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4

4 卓刚主编《高层建筑设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12

 5 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预修课程: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

教师团队成员:

李雪、邓毅、赵阳

编制者签名:  李雪                           

                                                                2017 51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建筑学研究方法

课程编号

0009200069

英文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16

学分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必修课)

邓毅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关于建筑学领域中研究方法论的学科基础课,通过对建筑学研究领域的分析,阐述了建筑学的研究范式和主要研究方法、策略与技术,讲解确定研究选题、搜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申请和论文等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作业,帮助研究生理解和系统掌握建筑学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提高学术研究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规范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为:

1.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建筑学研究的领域;

2.了解建筑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范式、方法、策略和技术;

3.掌握研究选题、搜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撰写论文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研究的概念与建筑学研究领域(1学时)

第二章    研究方向、课题与资料搜集(1学时)

第三章    研究范式(1学时)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七种策略(10学时)

1、  解释性历史研究

2、  定性研究

3、  相关性研究

4、  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

5、  模拟和建模研究

6、  逻辑论证

7、  案例研究和综合研究

课堂讨论(1学时)

第五章    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1学时)

第六章    制定研究计划(1学时)

第七章    撰写论文(模拟训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杜晖等编,《研究方法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琳达.格鲁特等编著,《建筑学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林作新著,《研究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4.王晖主编,《科学研究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吴元栋著,《科学方法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邓毅、龚兆先、沈粤、赵阳

编制者签名:邓毅                           

                                                                  20175 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城市规划与设计

课程编号

0009200049

英文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48

学分

3

   

专业课(必修课)

户 媛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理论课程,学生通过阅读任课教师指定的著作和文献、收集实际案例分析、在课堂上分组或综合讨论,来得出对当代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的认识,重点是国内和珠三角区域。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这些理论、观点的基本价值观,基于的前提假设是什么,了解它们被提出的时空背景、适用的环境和条件,实践应用中的成效,以及主要的限制。每个主题都是通过文献解读、实际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来引导学生形成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深度理解,并结合国内的规划和建设实践,讨论在国内或者在本地域城乡建设中各个理论应用的可行性,或需要修正的环节。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注明章节及学时)

一、关于人们如何看待城市(12学时)

二、关于如何建设城市(12学时)

三、关于如何管理城市(12学时)

四、关于如何规划设计城市(12学时)

主要参考书: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美〕约翰·M·利维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设计结合自然,〔英〕I.L 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德〕G·阿尔伯斯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美〕布莱恩·贝利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工作框架研究,陈晓丽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朱介鸣,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简明土地利用规划,〔加〕梁鹤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城市化,〔美〕保罗·诺克斯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市读本,()理查德.T.勒盖茨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预修课程:现代城乡规划理论、本科规划设计课程(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

教师团队成员:

户媛、李建军

编制者签名:                              

      户媛                                                     201756

硕士点意见:

 

 

硕士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城乡规划学研究方法

课程编号

0009200048

英文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Research Methods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16

学分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必修课)

邓毅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关于城乡规划学领域中研究方法论的学科基础课,通过对城乡规划学研究领域的分析,阐述了城乡规划的研究范式和主要研究方法、策略与技术,讲解确定研究选题、搜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申请和论文等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作业,帮助研究生理解和系统掌握城乡规划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提高学术研究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规范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为:

1.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城乡规划学研究的领域;

2.了解城乡规划学研究的一般范式、方法、策略和技术;

3.掌握研究选题、搜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撰写论文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八章    绪论:研究的概念与城乡规划学研究领域(1学时)

第九章    研究方向、课题与资料搜集(1学时)

第十章    研究范式(2学时)

第十一章               研究方法:七种策略(4学时)

8、  解释性历史研究

9、  定性研究

10、               相关性研究

11、               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

12、               模拟和建模研究

13、               逻辑论证

14、               案例研究和综合研究)

课堂讨论(2学时)

第十二章               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学时)

第十三章               制定研究计划(2学时)

第十四章               撰写论文(2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杜晖等编,《研究方法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林作新著,《研究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王晖主编,《科学研究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吴元栋著,《科学方法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

邓毅、李建军、黄金玲、宁艳

编制者签名:                              

邓毅                                                           20175 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专业实践

课程编号

0009200047

英文

Professional Practice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90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课(指定选修课)

漆平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进行实践,包括纵向科研项目与横向科研项目。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实际研究项目的操作过程与操作方法,达到理论学习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专业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从而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作积极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设计探索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研究基础。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完整地参与研究项目,难易度要得当,符合研究生教学的要求。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第二学期:主要从事调研、资料收集、前期研究报告的协助工作(30学时);

2.  第三学期:主要从事设计分析、设计草案、设计说明的协助研究工作(30学时);

3.  第四学期:主要从事研究报告的撰写、设计图纸绘制、研究成果汇总的协助工作(30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漆平 户媛 

编制者签名: 漆平                             

                                                          20175 1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1

课程编号

0009200099

英文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Urban Design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96

学分

4

课程类别

专业课(必修课)

邓毅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了满足本学科对建筑师职业素质与设计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设计主干课程。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学习和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掌握专题研究的方法,以及建筑与城市尺度的中等复杂程度工程设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有关建筑法规的了解,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提高构思和表达方案的能力。

以设计专题教学实现以下基本要求:1)学习和掌握“从概念到设计”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设计全过程的思维与表达方法的侧重点;(3)学习和掌握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设计表达。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着重了解或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现代建筑创作的理论与优秀作品

2)设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专题研究的方法

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工程设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完成1-2个项目的的建筑设计,课题可选择1、地域性公共建筑设计,2、结合建筑技术(构造设计、参数化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声光环境)的建筑设计。课题选择依据真实课题由导师组制定任务书包括理论学习8学时,设计实践和指导80学时,评图8学时。导师组公开评图和评定成绩。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宫宇地一彦 著,马俊、里彦  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拓展设计的思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劳森 (Lawson Bryan) 著,杨青娟 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3)张伶伶编著:《场地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美〕约翰.O.西蒙兹著: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工出版社

5)建筑创作理论及方法方面的参考书

6)各类建筑设计规范

7)城市规划条例

预修课程:信息技术与建筑 近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数字化建筑设计

教师团队成员: 邓毅  赵阳 董黎  汤国华

编制者签名:邓毅                             

                                                                  2017 5 6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程名

中文

城市形态学

课程编号

0009200060

英文

Urban Morphology

开课单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学时

48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课(任选课)

陈锦棠

适用对象

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城市形态 (urbanmor phology)作为一门跨学科课题,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密切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认识。自上世纪后半段以来,欧洲已经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研究学派,他们各自都有独立的城市形态定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课程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读书心得交流、旧城区形态学调查分析,课程论文编写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与理解强调以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理论的体系内,主要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形态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与“环境行为研究” (environmental behavior);并形成将抽象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因素与实体的物质环境、局部的建筑环境与整体的城市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形态认知逻辑,最终,使学生在未来继续深入研究城市形态问题时候,更趋于理性与客观。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

让学生形成将抽象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因素与实体的物质环境、局部的建筑环境与整体的城市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形态认知逻辑,能理性与客观的解读城市形态的形成与演变。

基本要求:

1.        了解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与相关成果。

2.        理解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形态类型学的理论核心与分析方法。

3.        掌握城市形态研究的研究资料基础、资料收集口径、现场调研方法与研究流程。

4.        掌握解读与记录城市形态的形成与演变的方法。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周次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形式

第一周

重点了解欧洲地区及北美地区城市形态学研究图谱,研究理论及框架,部分研究成果,国内城市形态学发展情况

6

讲课

第二周

掌握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形态类型学的理论核心与分析方法

6

讲课

第三周

针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交流读书心得

6

实践

第四、五周

广州市历史城区局部地区的城市形态学调查分析

12

实践

第六周

讨论广州市历史城区局部地区的城市形态学调查分析成果

6

讲课

第七、八周

课程论文选题,中期修改,最终答辩

12

实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          [] Conzen M.R.G., 宋峰等 .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Caniggia G, Maffei G L.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and building typology: interpreting basic building[M]. Alinea  Editrice, 2001.

3.          田银生, 谷凯, 陶伟. 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与转型中的城市(Urban  Morphology, Architectural Typoplogy and Cities in Transition[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4.          沈克宁.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主要参考书目:

1.          段进, 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          周霞. 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          []科斯托夫 , 单皓 .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          [] Kevin A. Lynch , 项秉仁 . 城市形态[M]. 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0.

5.          [] Aldo Rossi , 施植明 . 城市建筑学[M]. 台北:博远出版社. 1992.

6.          陈飞, 谷凯. 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 整合与应用[J]. 建筑师, 2009 (2):53-58.

7.          陈飞. 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城市形态类型学在中国的应用[J]. 建筑学报, 2010(004): 85-90.

8.          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 城市规划.2001, 12: 36-42.

9.          Gu K, Tian Y, Whitehand J W R, et al.  Residential building types a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Guangzhou area,  China[J]. Urban Morphology. 2008, 12(2): P97-115.

10.      Moudon A V. The research component of  typomorphological studies[C]. AIA/ACSA Reseach Conference, Boston. 1987, 11.

11.      Moudon A V. The role of typomorphological  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C]// Changing Paradigms: EDRA 20:  proceedings of Annual Conference[M]. 1989:41-48.

12.      Whitehand J W R. Conzenian urban morphology  and urban landscapes[C]. 6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Istanbul. 2007.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

陈锦棠、周艺

编制者签名:                              

 陈锦棠                                                        2017 5 11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注:1、课程类别指公共课、专业课2、适用对象指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在职专业型硕士、博士等。3课程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编制者一般为该课程主讲教师。